2020/08/04/ 19:59 來源:沈陽長城(昆侖)潤滑油一級總代理
調合是昆侖潤滑油制備過程的最后一道重要工序,按照油品的配方,將潤滑油基礎油組分和添加劑按比例、順序加入調合容器,用機械攪拌(或壓縮空氣攪拌)、泵抽送循環、管道靜態混合等方法調合均勻,然后按照產品標準采樣分析合格后即為正式產品。
通常,經煉油廠精制后得到的只有常三線、減二線、減三線、減四線和光亮油(即減壓殘油經脫瀝青、精制后所得的高粘度油料)等幾種不同粘度的基礎油料。許多牌號的潤滑產品常常是利用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粘度的基礎油組分按一定比例(該比例常稱為調合比)混合調制成的,基礎組分油的調合是昆侖潤滑油產品調制的基礎。
(1)混合油粘度和調合比的計算:
不同粘度的油料混合后,其粘度不是加成關系,而應由下式計算
lgV=N1BlgV1+N2lgV2
式中V,V1和V@——混合油1組分和2組分油的運動粘度,(mm2/s);
N1,N2——1、2組分油的混合比例,%(計算時為小數,N1=1-N2)。
(2)混合油性質的變化:
兩種以上的組分油調合成所需粘度的油品時,不但粘度不成算術平均值,其它的一些性質指標也沒有算術平均性,而一般是偏向于性質較低組分油的性質的情況較多。例如:
1.不同閃點的組分油混合成的油品的閃點,一般是偏向低閃點組分油的閃點,即呈閃點下降現象。
2.不同凝點的組分油混合成的油品的凝點,一般偏于高凝點組分油的凝點,即凝點上升現象。
3.不同粘度指數的組分油混合成的油品的粘度指數一般都偏向高粘度指數分組油的粘度指數。在一定范圍內還表現出一定的可加性,即為粘度指數上升現象。
4.不同油性的組分油混合成的油品,其油性大體上呈算術平均值的直線關系。
5.混合油的其它一些指標如酸值、灰分、雜質、殘炭等為可加性指標。
常減壓蒸餾
目前使用得最多的潤滑油是以石油餾分為原料生產的,通稱為礦油類潤滑油。制取這類潤滑油的原料充足,價格便宜,質量也較好,并且可以加入適當的添加劑提高其質量,因而得到廣泛的應用。
生產潤滑油的原油既經選定,可利用原油中各種組分存在著沸點差這一特性,通過常減壓蒸餾裝置從原油中分離出各種石油餾分。
常減壓蒸餾裝置可分為初蒸餾部分、常壓部分及減壓部分。經常壓塔蒸餾、蒸出沸點在400℃以下的餾分,常壓蒸餾只能取得低粘度的潤滑油,因為原油被加熱到400℃后,就會有部分烴裂解,并在加熱爐中結焦,影響潤滑油質量。根據外壓降低、液體的沸點也相應降低的原理,利用減壓蒸餾來分餾高沸點(350-500℃)、高粘度的餾分,但還有一些重質潤滑油料在減壓塔中也難以蒸出,留在減壓渣油中,這部分油料需要去掉其中含有的膠質、瀝青才能進一步加工。
溶劑精制
溶劑精制是用溶劑提取油中的某些非理想組分來改變油品的性質,經過溶劑精制后的潤滑油料,其粘溫特性、抗氧化性等性能都有很大的改善。
工業上采用的溶劑有酸堿、酚、糠醛和甲酚等。
溶劑精制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溶劑對油中非理想組分的溶解度很大,對理想組分的溶解度很小的特性,把溶劑加入昆侖潤滑油料中,其中非理想組分迅速溶解在溶劑中,將溶有非理想組分的溶液分出,其余的就是潤滑油的理想組分,通常把前者叫做提取油或抽出油,后者叫做提余油或精制油,溶劑精制的作用相當于從潤滑于中抽出其中非理想組分,所以這一過程也叫溶劑抽提或溶劑萃取。
上一條:昆侖潤滑油知識
下一條:昆侖潤滑油創造副品牌